在“民间借贷和法治保障”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4-11-18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在“民间借贷和法治保障”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2014年11月14日)
袁金彪

今天我很高兴参加这次研讨会,能同这么多司法机关的同行们就“民间借贷和法治保障”这一专题一起讨论和交流意见,我认为是一次很好的相互学习机会。我们这次研讨会的主题非常重要,是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现实和重大的课题,弄清楚当前民间借贷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促进民间借贷的良性发展,对于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在这次研讨会上,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作了精彩发言,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这次研讨会开得很成功,在此,我代表市法学会表示热烈祝贺。下面,借这个机会就进一步加强法学研究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深刻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厉行法治、依法治国的决心和勇气,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全面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也关系法治工作全局。要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为更好治国理政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全局性问题,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要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通过深入系统学习,使《决定》的内容入脑、入心,使四中全会精神覆盖到每一个基层单位、每一名法学、法律工作者。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把人类法治文明发展一般规律创造性地运用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伟大实践,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法律体系、司法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越走越宽广。
二、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法学理论研究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艰巨,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各种矛盾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大力提高法学、法律工作者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司法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和提高司法能力水平的重要内容。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就是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善于将党的改革主张和人民的改革意愿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代表国家意志的法律制度,以促进和保证改革措施贯彻落实、改革经验和成果得到巩固;善于将改革实践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通过发挥法治的作用和维护法治的权威,提高领导改革和依法执政的能力与水平。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就是要更多更自觉地用法治眼光审视发展问题、用法治思维谋划发展思路、用法治手段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就是要更加注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在应对人民群众各种诉求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时,既要注意运用经济、政策、行政等手段,更要注重运用法治手段,确保解决办法和处理结果经得起实践检验,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要突出研究重点,坚持法学研究为社会发展大局服务
近几年来,无锡市法学研究工作之所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各方面的关注,就是因为坚持了法学研究为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指导思想,做到法治实践推进到哪里,法学研究跟进到哪里,为法治无锡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学理论支撑。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围绕法治无锡建设大局展开各方面的研究并取得成果。
一是要继续坚持重点课题研究,为法治城市建设献计献策。从2006年起,市法学会每年选择1-2个事关全局的重点课题展开深层次研究,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服务。今年我们选择了“法治中国先导区”这个课题作为重点,就建设什么样的先导区,如何建设先导区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下个月我们也将召开研讨会,希望大家也能积极参加,为法治无锡建设出谋划策。
二是要继续坚持突出问题专题研究,为法治城市创建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我们要把法治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列为法学研究的专题,从法律层面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及时地为法治城市创建工作服务。近五年我们先后与市房管局、市金融办、市司法局、市公安局等部门联合举办了10多次专题研讨活动,均取得良好效果。今天我们这次专题研讨会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这一好的做法,选择法治实践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取得成果。
三是要继续坚持结合法治实践,开展应用性研究,为破解社会难题提供应对之策。应用性研究是法学研究的活力所在,近五年来,市法学会共完成了62个应用性课题研究,下发课题经费35万多元,内容涵盖法治城市建设多个领域,为法治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应对之策。今年我们确定的应用性课题都已通过招标等形式下达,各有关单位要认真组织落实。
四、要注重成果转化应用,让法学研究成果助推法治城市建设
注重法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是法学会服务和参与法治建设的重要方法与路径。为了提高成果的的转化应用率,我们建立了“成果专报制度”,将重点课题的成果进行精选编排,把论文的精辟见解和成果精萃,以《专报》的方式呈送给领导机关并主要领导参阅,让领导花最短的时间,阅看到最想看到和最有价值的内容。通过这一途径,为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提供法学信息,今年我们已经有三份《专报》得到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莉新的批示,并转请有关部门办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力地推动了成果的及时转化应用。近年来,我市共有30余项研究成果得到转化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是要加强调查研究,找准法学研究的重点和突破口。当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各种利益格局调整,社会矛盾复杂多变,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一定要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进行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选择研究课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善于总结经验,善于分析矛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展开理论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和对策,促进研究成果的及时转化应用。
二是要拓展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过去几年,市法学会积极参与了“社会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公共交通体系”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为各有关保障机制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后我们要继续高度关注全市各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度关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高度关注全市社会稳定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度关注全市法治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用创新思维,不断拓展研究领域,用法学研究的新成果,推动法治建设的新发展。
三是要关注研究动态,坚持实务工作与理论研究的统一。法学研究涉及到法治建设的方方面面,法学研究工作者担负着法治建设先行的重要职责,我们一定要高度关注国际国内各个方面的研究动态,善于总结吸收外地法学研究的新经验新成果,结合无锡国计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要坚持实务工作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用我们法学研究的有效成果,为无锡的法治实践服务。
同志们,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们法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好《决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团结组织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以法学研究的新成果为法治无锡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 责编:无锡市法学会